【注釋】:
原題: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,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
詩寫中秋之夜,詩人對月懷人,情深意摯。僅從立意看,在詠月作品中實屬平常。使這首詩成為名唱的是這首詩中對月光的描寫。如詩中寫月光之明亮:“自視直欲見筋脈,無所逃避魚龍憂”,月光是如此明亮,在這樣的月光下,似乎看得見自己的經(jīng)脈,海底的游魚都已無處藏身!奇!月光之之清,令作者“不疑身世在地上,只恐槎去觸斗?!薄埲A《博物志》記載:傳說中海天相通,某年八月,有人乘座浮槎來到一個地方,“有城郭狀,屋舍儼然,遙望宮中多織婦,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?!痹瓉泶巳说降恼翘旌印T娙擞眠@個典故證月光之清亮已不似人間。設(shè)想奇特,描繪生新,使月成為詩的主體。正體現(xiàn)了宋初力求避熟就生、推陳出新的詩歌作風。(南山種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