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說明]
辛丑歲是晉安帝隆安五年(401),陶淵明三十七歲,此時(shí)仍在荊州刺史
桓玄的幕府中任職。此前,詩人告假還家,至七月假滿,從家返江陵赴職,
這首詩便是在途中所作。
此詩主要表現(xiàn)對(duì)田園自由生活的依戀,和對(duì)世俗官場的厭倦。其中對(duì)途
中景象的描繪,恬靜可愛,襯托著詩人那顆澄清靜穆之心。
閑居三十載,遂與塵事冥(2)。
詩書敦宿好,林園無世情(3)。
如何舍此去,遙遙至西荊(4)!
叩楪新秋月,臨流別友生(5)。
涼風(fēng)起將夕,夜景湛虛明(6)。
詔昭天宇闊,晶晶川上平(7)。
懷役不逞寐,中宵尚孤征(8)。
商歌非吾事,依依在耦耕(9)。
投冠旋舊墟,不為好爵索(10)。
養(yǎng)真衡茅下,庶以善自名(11)。
[注釋]
(1)赴假:猶今言“銷假”,謂假滿赴職。江陵:當(dāng)時(shí)的荊州鎮(zhèn)地,在今湖北省江陵縣。涂口:
地名,在今湖北省安陸縣境內(nèi)。
(2)三十載:詩人二十九歲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,“三十載”是舉其成數(shù)。塵事:指世俗之事。
冥:冥漠,隔絕。
(3)敦:厚。這里用作動(dòng)詞,即加厚,增加。宿好:昔日的愛好。宿:宿昔,平素。世情:世俗
之情。
(4)如何:為何。舍此:指放棄田園生活。西荊:逮本作“南荊”,今從《文選)改。西荊指荊
州,治所在湖北江陵,因其地處京城建康(今南京市)之西,故稱西荊。
(5)叩:敲,擊。楪(yì曳):船舷?!冻o?九歌?湘君):“佳耀兮蘭楪。”王逸注:“楪,船旁
板也?!迸R流:在水邊。友生:朋友。《詩經(jīng)?小雅?棠棣》:“雖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?
(6)將夕:將近傍晚。湛(zhàn 戰(zhàn)):澄清,清澈。虛明:空闊明亮。
(7)昭昭:光明,明亮。皛(xiǎo 小,又讀jiǎo 皎):潔白光明的樣子。川上平:指江面平靜。
(8)懷役:猶言負(fù)役,身負(fù)行役。不遑(huáng 皇):不暇,沒有工
夫。中宵:半夜。獨(dú)征:獨(dú)自遠(yuǎn)行。
(9)商歌:指自薦求官。屈原《離騷》:‘三寧戚之謳歌兮,齊桓聞以該輔?!蓖跻葑ⅲ骸霸?,
備也。寧戚修德不用,退而商賈。宿齊東門外,桓公夜出,寧戚方飯牛,叩角而商歌,桓公聞之知其
賢,舉用為客卿,備輔佐也?!鄙蹋郝曊{(diào)名,音悲涼。商歌非我事:意謂像寧戚那樣熱心于求官,不
是我所愿意做的事。依依:依戀、留戀的樣子。耦(ǒu 偶)耕:兩人并肩而耕。這里指隱居躬耕?!墩?/p>
語?微子》:”長沮、桀溺耦而耕?!遍L沮、粱溺代指兩位隱士。
(10)投冠:拋棄官帽,即棄官,旋:返回。舊墟:這里指故鄉(xiāng)舊居。好爵:指高官厚祿。索:
纏繞,束縛。
(11)養(yǎng)真:養(yǎng)性修真,保持真樸的本性。衡茅:指簡陋的住房。衡:同“橫”,即“橫木為門”。
茅:茅屋。庶:庶幾。差不多。這里有希望的意思。
[譯文]
在家閑居近三十年,
因與世俗互不相通。
詩書加深平素愛好,
園林沒有世俗之情。
如今為何舍此而去,
路途遙遠(yuǎn)去那西荊!
叩舷面對(duì)新秋孤月,
告別友朋漂蕩江中。
臨近傍晚涼風(fēng)微起,
夜中景象澄澈空明。
天宇空闊明亮如晝,
皎潔江面一片寧靜。
身負(fù)行役無暇安睡,
夜半尚且獨(dú)自遠(yuǎn)行。
追求官祿非我所好,
我心依戀田園躬耕。
棄官返回家鄉(xiāng)舊居,
不能被那官祿系情。
安居茅舍養(yǎng)性修真,
愿能保我善良名聲。
-----------孟二冬《陶淵明集譯注》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