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在黃子廉,彈冠佐名州(2)。
一朝辭吏歸,清貧略難儔(3)。
年饑感仁妻,泣涕向我流(4)。
丈夫雖有志,固為兒女憂(5)。
惠孫一晤嘆,腆贈(zèng)竟莫酬(6)。
誰云固窮難?逸哉此前修(7)。
[注釋]
(1)這首詩詠贊古代貧土黃子廉,稱揚(yáng)其不為兒女之憂而改變固窮守節(jié)的志向,以示自勉。
(2)黃子廉:《三國志?黃蓋傳》注引《吳書》說:“黃蓋乃故南陽太守黃子廉之后也。”王應(yīng)
麟《困學(xué)紀(jì)聞》引《風(fēng)俗通》說:“穎水黃子廉每飲馬,輒投錢于水,其清可見矣。”若為同一黃子
廉,則知其嘗為南陽太守,為人清廉。彈冠:彈去帽子上的灰塵,比喻預(yù)備出仕?!稘h書?王吉傳》:
“吉與貢禹為友,世稱王陽在位,貢公彈冠,言其取舍同也?!笔钦f王、貢二人友善,王吉做官,貢
禹也準(zhǔn)備出仕。佐名州:謂到著名的州郡去任職。佐:輔治。
(3)略:大略。這里泛指常人、普通人。儔:伴侶,同類。這里有比并的意思。
(4)仁妻:賢慧之妻。我:代黃子廉自稱。
(5)丈夫:即大丈夫,有志之人。
(6)惠孫:人名,其事未詳,當(dāng)與黃子廉為同時(shí)人。晤:會(huì)面,相遇。腆(tiǎn 舔):豐厚。莫
酬:不理睬,不接受。
(7)邈:遠(yuǎn)。前修:前代的賢士。
[譯文]
從前有個(gè)黃子廉,
曾到名州去做官。
一旦辭官歸故里,
無人能比甚貧寒。
饑年賢慧妻感慨,
對(duì)他哭泣淚漣漣。
志士雖然有骨氣,
也為兒女把心擔(dān)。
惠孫相見深憂嘆,
厚贈(zèng)不收很清廉。
誰講固窮難保守?
遙遙思念眾前賢。
-----------孟二冬《陶淵明集譯注》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