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花間體:流行于晚唐五代的一種詞體,也稱花間詞派,因后蜀趙崇祚編《花間集》而得名?;ㄩg體內(nèi)容不外風月艷情,風格大率濃艷綺麗。它反映了文人詞的初期風貌,是婉約詞的第一座高峰,對宋詞有深遠影響。稼軒詞雖以豪放著稱,卻也廣采婉約之長,此又一例。此效韋莊之疏淡清麗。孤舟泛浪而夢西子,醒來喜見杏花出墻照眼,是桃花人面交相輝映手法。下片少女擷芳,人花合一。結(jié)處柳花輕揚,春色無限,并回應上片春夢迷離飄忽。通篇春游之樂,四畫依次疊出,夢與現(xiàn)實融會一體,輕靈灑脫,疏宕有致。
②“春水”四句:言春水泛舟,夢中會艷。西子:即越國美女西施,此借指意中人。
③“覺來”三句:醒來但見夕照村巷,紅杏出墻。葉紹翁《游園不值》:“春色滿園關(guān)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。”覺來:醒來。短墻:矮小的墻。
④“晚云”四句:晚來小雨初過,岸邊少女折花而去。些兒雨:一點點小雨。狂顛:此作活潑歡快講。
⑤柳綿:柳絮。
-----------轉(zhuǎn)自“羲皇上人的博客”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