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張至龍[宋]
縱橫屐齒印蒼苔,夢筆山高翠作堆。日帶晚光歸海去,風傳秋信下天來。竹開小路通螢過,松守空巢待鶴回。蚋甕乾坤還自樂,何須金屋玉樓臺。
- 張至龍[宋]
風林葉葉帶新寒,匕箸虀鹽客味酸。兔抱粟眠傳道石,鹿銜花上拜章壇。沿崖取水和冰嚼,掃壁題詩當畫看。盡日玄房無俗知,山鐘敲月上闌干。
- 張至龍[宋]
野菜生根土亦香,寒林晴久漏春陽。山臨古畫開當戶,蝸學名書篆滿墻。密竹旋刪嫌礙月,青柑遲摘待經(jīng)霜。兒童閑取池頭水,剜破琉璃綠一方。
- 張至龍[宋]
獨立長橋喜近城,半闌斜日又催行。船過別浦波痕沒,堠立當涂里界明。古木云邊僧住處,落花風里鳥啼聲。青山莫道渾無事,日與行人管送迎。
- 張至龍[宋]
水草山花各自春,閑居常謹坐船身。忠言似藥偏醫(yī)國,好句如金不療貧。王霸興亡難諱史,彭殤壽夭不由人。感來莫計更深淺,只見蒼頭換燭頻。
- 張至龍[宋]
磨折英雄輩,無停日月梭。達人愁夢少,明主直言多。藥試單方驗,碑評近本訛。吟成無愛者,寄與病僧哦。
- 張至龍[宋]
千古長情只翠岑,休談點石化黃金。秋來國事方嘗膽,病后禪機忽上心。老眼看書嫌字細,乾喉飲酒喜杯深。幾回空檢斑衣篋,望斷白云天外陰。
- 張至龍[宋]
林深嵐氣重,一犬吠寒煙。高思天云外,新房柏樹邊。愛蒲尋石種,惜茗濾泉煎。昔創(chuàng)如來殿,老於師一年。
- 張至龍[宋]
厭居京洛說行持,袖裹青蛇上武夷。仟為寫真供御覽,天憐病眼召神醫(yī)。江中白石差龍斲,洞里蒼松帶鶴移。無事出山衣屨濕,滿城風雨鞠花時。
- 張至龍[宋]
擁爐收案牘,市遠隔諠嘩。妓唱新真曲,僮分旋碾茶。花枝承雪重,獨焰受風斜。僦屋為官舍,更深酒更賒。
- 張至龍[宋]
匣里干將午夜鳴,碧油幢下夢魂驚。沙場燐火風吹起,半在骷髏眼底明。
- 張至龍[宋]
漫山白蕊殿春華,多貯清香野老家。頻向風前招蝶使,密通家籍省梅花。
- 張至龍[宋]
霧裹峰頭薄似巾,路逢水后誤行人。山泉釀酒力偏重,石銚煎茶味最真。燕不傳家猶教子,梅才有肉便生仁。枕邊學夢人方悟,未到鐘聲夢更頻。
- 張至龍[宋]
寒著麻衣餒食薇,樂山清興只琴知。蛛經(jīng)圓綱當中立,蜂從新廚出外飛。山脊倚天無改日,草根埋雪有青時。莫言鴻燕多相背,去去來來共一機。
- 張至龍[宋]
一心憂道不開眉,懶扣黃扉謁故和。有累只因難棄鶴,無疑何用苦求龜。常廚飲食夷齊輩,晚筆文章漢魏時。冷笑富家錢塞屋,蘭亭誰更有真碑。
- 張至龍[宋]
拾葉題詩愧不才,袖遮微日上層臺。山僧分我松陰坐,隔岸花香渡水來。
- 張至龍[宋]
處處柴門掩半邊,鶯啼綠樹隔炊煙。竹梯閑倚柔桑畔,定是人家蠶正眠。
- 張至龍[宋]
荷葉籠頭學道情,花妝那似妾妝清。雙雙頭白猶交頸,翻笑鴛鴦不老成。
- 張至龍[宋]
拗落圓心響釧金,背人細數(shù)子藏深。不嫌到手多尖刺,只怕傷人有苦心。
- 張至龍[宋]
槁形冷度幾晨昏,不受東風一點恩。卻有仟人求作伴,浪游星渚到天門。